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学生园地  规章制度  资源下载 
学院新闻
 新闻报道 
 通知公告 
新闻报道
AI赋能物理教育——华中师范大学乔翠兰教授提出教学范式重构与实践路径
2025-10-16 15:59     (点击次数:)


2025年9月30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暨教师教育学院的乔翠兰教授应邀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205教室开展题为《AI赋能物理教学和研究的范式重构与实践路径》的专题讲座。由黄晓利副教授主持,我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

乔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学教育研究,多次荣获各项全国性教学技能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此次讲座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刻改变物理教育的传统模式,结合政策导向、技术发展与教学实践,为未来物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乔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物理教育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她指出,物理教育已从早期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并进一步发展为“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相融合”的新模式。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讲授式,逐步演变为讨论式、体验式、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并存,强调学生的自主、协作与探究能力。在技术层面,生成式AI大模型、VR/AR、智能诊断系统等工具迅速发展,为教学个性化、实验虚拟化、评价精准化都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乔教授结合团队实践,提出了AI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三大应用路径:教学准备智能化、课堂教学创新化、课后巩固个性化。AI可以为物理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乔翠兰教授在总结中强调,AI不能取代教师,而是通过“内容知识筑基、教学法知识增效、技术知识赋能”实现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她呼吁教师们“不抱怨、多想办法;不放弃、滴水石穿”,积极拥抱技术,成为AI时代的教育引领者。

本次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AI与物理教育融合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案例与工具推荐,为一线教师、教育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参考。


编辑:刘 琪

一审:魏佳妮

二审:董爱军

三审:陈世国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电话:  0851-83227328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1024*768  32Bit  IE7.0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