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上午,“贵州射电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三方在FAST核心阵区域共建4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论证会在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贵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科技处、财务处、国资处的相关领导以及物电学院的教师代表出席会议,对4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投资预算和预期效益等方面的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会议现场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世国教授主持会议并对出席本次论证会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介绍。随后,在项目论证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徐仁新教授的组织下,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肖文君教授对申报建设40米口径可动射电望远镜的背景及意义、望远镜的整体设计及建设方案、合作共建望远镜的合作机制、后续的运行与管理方案和望远镜建设对于贵州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肖文君进行项目汇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甘恒谦研究员发言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柳正伟研究员发言
长沙理工大学骆亚波教授发言
专家组在听取完项目汇报后,就望远镜的建设规划、技术细节、长期运维管理和对贵州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高度肯定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三方合作共建该望远镜的方案及相关合作机制。专家组认为,建成后的望远镜可与FAST形成“大——小协同”观测体系,通过灵活指向与高频覆盖能力,支持开展多波段联合观测任务,进一步促进脉冲星、快速射电暴、活动星系核和中性氢等前沿科学研究,提升我国射电天文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建成后的望远镜,对于推动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科迈向高质量发展、吸引高层次人才、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
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丽君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孟晓东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发规处副处长宋小文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国资处副处长肖利民发言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世国总结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科技处、财务处和国资处的相关领导分别就望远镜建设涉及到的经费投入及使用、合作机制、望远镜的运维管理、科学观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贵州射电天文台、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相关参会代表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后,一一解答了相关问题。
专家组经过讨论形成论证意见,一致同意通过项目论证,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推动项目完成立项并开展建设工作,鼓励贵州师范大学要充分发挥该望远镜的科研优势,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推动贵州师范大学的天文学科发展迈向新高度。
一审:党世军
二审:刘雪飞
三审:陈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