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学生园地  规章制度  资源下载 
人才培养
 研究生 
 本科生 
本科生教育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本科专业简介
2019-09-25 10:55     (点击次数:)

 

 

历史发展沿革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起源于194110月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时设立的理化科,1943年升格为理化系,1952年成立物理系,1994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科学系,2003年与化学系合并组建理学院,2008年学科调整后成立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学院是贵州高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已有78年的办学历史。

师资团队

学院下设物理与天文系、电子信息系。截至20196月,全院教职工共75,其中专任教师60人,物理与天文系35人,电子信息系25人。专任教师队伍中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6;博士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博士24人,在读博士10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两人(特聘),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5人。

学院专业优势

物理学:

178年办学历史,底蕴深厚;物理学是学校办学之初就开设专业,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目前是省级特色专业,按一批次本科招生;

2、一流师资,一流平台,本硕一体化培养;建设有贵州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

3、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为贵州的中学物理教学培养了大部分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才,是贵州省唯一具有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的学科;

4、实习实训基地优越;在贵阳一中、贵阳六中、师大附中等高中建有实习基地,大部分学生在贵阳示范性高中实习;

5,就业前景良好,可保研到国内知名高校读硕士。

 

天文学:

1、依托FAST大科学工程,服务于FAST大科学工程和贵州省大数据战略;

2、师资精良。全为博士学历,平均年龄35岁,本科教学实行“全程科研导师制”,全面提升学生科研素质;

3、与国家天文台等共建天文专业,共享师资和实验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和交换生等途径到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厦门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学习,设有国家天文台奖学金;

4、拥有优质教学科研平台和实习实践基地。学院现有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60CM光学望远镜、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建有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实践;

5、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通过保研或联合培养的方式到国台、云台以及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可直接到FAST等单位工作,也可在科普单位进行科学普及和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贵州高校中办学较为悠久的专业之一;

2、宽口径人才培养,融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优质教学科研平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有贵阳市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开放实验室,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振华集团、贵州木工贵芯等企业建设有实习实践基地;

5、学生实践能力强,就业前景好;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大部分学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1、本专业被列入贵州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是贵州省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2、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实践平台坚实。教师中有多名系统分析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机械工程师等“双师型”教师;省教育厅汽车电子技术特色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效提升;

3、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和电子信息技术大赛、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科技竞赛中荣获多项省级以上奖项。

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天文学四个本科专业,在物理学专业下增设了通用技术本科方向;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科教学(物理)、智能控制与信息系统、天体物理与天文数据信息处理、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等硕士学位招生方向,在校学生1645人。

物理学(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1941年物理学专业(专科)开始招生;1943年物理学专业(本科)开始招生,物理学专业已有78年办学历史,为贵州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物理学现为一本招生专业,2001年开始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培养教育硕士(物理)专业研究生,2018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现有教师37人,教授9人,副教授23人,博士26人,硕士6人,硕士生导师20人,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科研与教学能力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强化训练,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中学及中专等学校从事物理学、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和实验工作,也可到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天文学(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为了响应国家对FAST“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号召,服务于贵州省“大数据”、“大生态”和“大扶贫”大战略,贵州师范大学从2017年开始,积极规划、布局天文学科建设,并于2018年成功申报获批天文学本科专业,首次招生40人,成为全国前十个从事天文本科学生培养的高等院校之一。天文学专业现有天文方向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1人,其中杰出青年获得者2人,贵州“百人计划”和“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各1人。

天文学专业主要依托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重点实验室、60厘米光学射电望远镜教学和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天文教育基地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天文学、物理学、相关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天文实测和理论分析能力,能够在天文、物理和大数据挖掘等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应用以及科学普及等工作的研究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天体物理概论、天文数据处理方法、实测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脉冲星天文学、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Fortran语言、Python语言等。

就业方向:FAST及天文相关领域研究与技术人员;科研院所和企业程序开发、软件处理以及大数据处理专业人员;中小学物理教师和科学教师以及科技馆科学普及人员。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3,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11人,硕士及在读硕士10人,发表30多篇国际国内学术论文,主持有FPGA、电路检测、信号处理等方向的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贵州省国际合作基金等科研项目。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通信与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与检测、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富有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科学研究及科学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领域工作,能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模拟电路基础及实验、数字电路基础及实验、信号与系统、电路、高频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通信原理、传感器技术、移动通信、音视频技术、汽车电子线路、电路EDA设计、微机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有关教学和管理,从事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理工类)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办学已有25年的历史,学院于1994年开始招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科),1999年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1年增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方向),2012年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8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10人。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电子工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网络系统集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智能大厦规划与设计等。依托贵州省教育厅汽车电子技术特色重点实验室和贵阳市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已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信息化需要的,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应用能力,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及实验、数字电路基础及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电子线路、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现代电子工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网络系统集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智能大厦规划与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产品的设计制造、应用开发、使用维护、运行管理等工作。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12200平方米的实验室,近20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图书2万余册。学院拥有X射线仪、SUN U45工作站、FPGA全流程设计工具软件、数字信号处理开发套件、数字示波器、高速和高精度数据采集卡等大中型设备和软件;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州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省教育厅汽车电子技术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低维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在建60厘米光学望远镜等教学科研平台。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电话:  0851-83227328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1024*768  32Bit  IE7.0以上版本浏览